優活健康網–2015年6月23日 下午2:08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夏天炎熱,水分散失快,根據全民健保資料庫就醫紀錄進行研究,發現台灣夏季因腎結石腰痛發作至急診室就診的病患人數,為冬季的2倍,且溫度越高,腰痛發作的人數越多。
作者圖文提供/采實文化|華人健康網–2015年6月18日 上午8:30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采實文化】你有檢查過運動飲料容器上所標示的糖類和卡路里嗎?除了一些低卡商品之外,一般都含有相當於5到7顆方糖的糖分。
嗜喝運動飲料?熱量≒半個漢堡!
對於從事跑馬拉松或踢足球等激烈運動一小時以上的運動選手來說,運動飲料是不可缺少的飲品。這些水離子飲料,能快速解決運動後因水分和礦物質流失而引起的嚴重口渴、肌無力症、呼吸困難等各種症狀的飲料,醫師也會建議糖尿病患者:「嚴重的低血糖發作時,就喝水離子飲料」。
如同廣告所見,水離子飲料的最大特徵在於「人體吸收速度比水快」。水離子飲料帶有與體液濃度差不多的電解質,所以吸收速度比水快3到4倍。水離子飲料原本是為了提升運動員的競賽能力而研發的功能性飲料,如果比賽期間喝水,吸收速度慢,會在胃裡翻攪或引起腹痛。而水離子飲料則會被快速吸收,所以沒有副作用。亦即,因激烈運動或勞動而大量排汗且暫時出現脫水症狀的人,為了快速補充水分,就會選擇水離子飲料。
運動飲料能快速吸收,也能快速變胖
然而,許多人將運動飲料誤以為是解渴的健康飲料,這是因為廣告宣傳的緣故。廣告宣稱,無論是運動後、喝酒後、休息中……只要口渴,就喝運動飲料取代喝水。可是,既沒有劇烈運動1小時以上,電解質也沒有流失到打破體內平衡的程度,因此無需補充水離子飲料,也就是說,只要喝水就夠了。
嗜喝運動飲料?熱量≒半個漢堡!
你一定想問,既然不會危害身體,那喝一下會怎樣?偶爾喝一、兩次倒無所謂,畢竟水離子飲料不全然對健康有害。不過,在不用非得選擇水離子飲料的情況下,別因為覺得「水離子飲料比白開水好」而喝下它;跟水比起來,它沒什麼好處,甚至可以說,水離子飲料是個壞選擇。
喝運動飲料的目的,並不單單只是為了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如同前文所述,水離子飲料是為了運動選手而研發的飲料,因此它不僅要能補充水分,還必須提供足以讓選手繼續運動的能量,所以水離子飲料裡才會含有6到8%左右的糖分。
說到這裡,你或許已經有所察覺了—沒錯!運動飲料就是水和砂糖的混合物。事實上,運動飲料和碳酸飲料的混合結構非常類似。將白砂糖放入水中,接著在裡面放入碳酸和咖啡因,即變成碳酸飲料;若是再放入為使電解質溶出的各種添加物,就變成水離子飲料。
大韓肥胖治療學會於2011年發表了一項檢驗結果,針對在超市或便利商店販售的水離子運動飲料包裝上所標示的糖類和卡路里,除了一部份的低卡路里商品外,一瓶500毫升的水離子飲料,就含有5到7顆方糖。
若沒有大量流汗,水是最好的飲料
除了白砂糖外,水離子飲料中有另一個搶眼的添加物:麩胺酸鈉(MSG),常被稱為化學調味料,被認為是危險添加物,但官方說法是「每日允許攝取量未被規定的安全食品添加物」。然而持續有報告指出,麩胺酸鈉有引起腦部損傷、肥胖、代謝疾病的可能性,因此是亟需注意的添加物。
可是,為什麼化學調味料會添加在水離子飲料裡呢?一旦麩胺酸鈉進入體內,就會分成「麩氨酸」及「鈉」,接著才被人體吸收,而麩氨酸是對肌肉疲勞恢復等方面有助益的氨基酸成份。
水離子飲料裡含有的鈉也不容忽視,像麩胺酸鈉或檸檬酸三鈉一樣後面帶有以「鈉」結尾的添加物一旦進入體內就會被分解,換言之,就是變成鹽分。如果大量吃下這樣的添加物,自然而然就會大量攝取鈉。即使你認為自己平常吃得很清淡,也很可能出現跟吃下大量鹽巴一樣的效果。鈉成份對於患有高血壓或腎臟病的人特別不好,盡量避免選擇含有大量添加物的水離子飲料。
儘管水離子飲料的卡路里明顯比碳酸飲料低,但並不代表它對減肥有幫助。除了上市時標榜低卡的商品之外,水離子飲料相對含有大量糖分,所以很難看出對控制體重會有多厲害的效果或功效,它與甜膩的水果口味飲料別無兩樣。
你既不是足球選手,也不是馬拉松跑者,沒必要飲用能快速掌握體內平衡的水離子飲料,就像只是在公園繞圈健走,卻穿上專業登山鞋一樣。如果沒有跑得汗如雨下,就沒必要非得喝水離子飲料,否則只會平白無故變胖。純粹覺得口渴時,千萬要記得:「水」是唯一飲料。
資料來源延伸閱讀華人健康網
作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健康醫療網–2015年5月31日 上午11:01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臨床上,曾有患者服藥完後發現喉嚨出現卡住,且刺痛感,其實有可能是因水喝不夠所導致;郭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陳佳玲指出,進一步詢問這名患者,才發現原來是使用抗生素治療感染,且因趕時間,患者吞藥時僅喝一小杯水,造成藥品未完全吞下,加上藥品容易傷害食道,才會出現喉嚨刺痛等症狀。
許多民眾大多認為藥品容易傷胃或傷肝腎等觀念,其實對於食道更容易留下傷害;陳佳玲說,除了常見的Doxycycline、Tetracycline等抗生素,包括Alendronate、Pamidronate等骨質疏鬆藥品,或是Aspirin、Naproxen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品以及Bleomycin等化學治療藥品,都屬於常見傷害食道的藥品。
藥師陳佳玲進一步說明,這些藥品因含有酸鹼性、細胞毒性等特性,性質刺激性較大,民眾在服用這些藥品時,一定要記得配服大量開水,且服用後,上半身最好直立15分鐘,讓藥品能順利從食道吞下,減少藥物傷害食道的風險。
民眾服用任何藥品,也應先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了解正確用藥方式;陳佳玲提醒,若服用後,感覺疼痛或吞嚥困難,也應盡快回診告知醫師,才能避免傷害食道,引發食道潰瘍等症狀。
資料來源延伸閱讀健康醫療網
作者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健康醫療網–2015年6月8日 下午2:05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迎接夏季到來,面對氣溫逐漸增高,建議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慢性患者、戶外工作者等應做好防曬工作,才能避免中暑找上門;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主任張賢助指出,當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或頭暈、噁心等,就應盡快離開高溫環境,必要時也應盡快就醫。
多補充水分,且減少飲用含有酒精或大量糖份的飲料;張賢助補充,平時也可以多補充蔬果,且讓自己保持涼爽,若外頭艷陽高照,可多讓自己待在室內涼爽較涼爽、通風的地方,減少中暑機率。
主任張賢助進一步說明,若情況允許,建議民眾安排工作可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尤其上午11點到下午1點,避開炎熱時段,且養成喝水習慣,每天尿量至少維持2000CC,並隨時注意防曬,出前30分鐘可塗抹防曬係數15或以上的防曬乳液,建議每兩小時就應補擦一次。
當中暑嚴重時,不但會無法流汗,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還可能會造成神智不清且抽筋、昏迷,不得輕忽嚴重性;張賢助提醒,若出現相關徵兆時,就應提高警覺,讓自己離開高溫環境且設法讓自己降低體溫,遠離中暑的傷害。
資料來源延伸閱讀健康醫療網
2015/05/27 23:35 記者郭政隆/嘉義報導
尿路結石是台灣人很常見的一種泌尿道疾病,一般醫院門診量最多的時候是在3月至5月,因這季節天氣轉熱排汗量增加,一旦水分又補充不足,就會導致結石患者暴增;過去大部分尿路結石病人都要靠泌尿科醫師動刀取石,由於科技的進步,現在大多數尿路結石,都可用體外震波碎石術及內視鏡碎石手術取代傳統的開刀取石,省去挨刀之苦,且術後恢復也更加快速。
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泌尿科主任楊慶鏘表示,尿路結石依位置的不同分為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及尿道結石,好發年齡於30至50歲,男女發生率約三比一,結石發作時的疼痛,往往令人痛不欲生,來喚起人們對它的注意,尿路結石患者因為體質因素有半數以上會復發,由於夏季排汗量多相對尿液量變少,喝水量不足,將導致尿中草酸鈣濃度升高,結石的症狀就會特別容易在夏天顯現。
楊慶鏘主任說,常見的泌尿道結石表現症狀有劇烈的腰痛或腹痛、噁心嘔吐、發燒顫抖、血尿、尿路感染等。先藉由X光檢查、尿液分析、膀胱及輸尿管鏡檢查或超音波檢查來判斷結石位置與大小。一般泌尿道結石發作先以藥物治療及多喝水,必須時採進一步的處理,分為不具侵襲性如體外震波碎石術、具侵襲性如輸尿管鏡碎石術、經皮腎造廔取石術、腎臟鏡取石手術、腹腔鏡取石手術,甚至開刀取石手術。
楊慶鏘指出,體外震波碎石術主要適用於泌尿道結石的病人,例如腎盂結石及輸尿管結石。其原理是利用X 光或超音波定位結石後,由儀器發出震波反射到結石上,以達碎石目的。震波主要是對於硬的物體產生巨大的反應,相對於肌肉、皮膚等軟組織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因此,治療時只須給病人一些麻醉止痛注射,即可在門診執行手術,不需住院照護。
楊慶鏘主任強調,建議成人每天喝水量為2000cc,但夏日天氣越來越炎熱,每天喝水量可以提升至2500cc;並少吃易形成結石的食物或飲料,適當的補充水分使排尿量正常;楊慶鏘也貼心的提醒預防結石復發只要、多喝水、定時排空膀胱適、當運動體重控制、低鹽飲食、定期門診追蹤檢查,排尿困難時盡早就醫,減少結石風險。
資料來源延伸閱讀華視新聞網
水利署:金門引陸水最快107年 |
【記者謝錦慧台北報導】金門從大陸引水討論近20年,可望在23日登場的「夏張會」討論並敲定。目前在單價及後續施工方式獲高度共識,如可在近期簽約,最快民國107年初金門人就能喝到福建水。 金門每天民生及工業用水量約2.5萬噸,農業用水也約2.5萬噸,不過金門因降雨不足,湖泊淺,不易興建水庫,夏天水質容易優養化等問題,長期仰賴地下水,但過度抽取地下水,海水滲漏,已讓金門土壤鹽化問題日益嚴重。 經濟部水利署表示,自產每度水的成本約新台幣50至60元,夏天時要高度淨水每度水甚至高達70元,更不用說缺水時期從台灣運水成本每度多達200元,但民眾還是只支付每度10多元的水價,造成縣府及水公司很大負擔。 行政院在103年核定「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計畫」,預計耗資13.5億元建造一條從福建晉江到金門田埔水庫的海底管線,全長約16.9公里,施工期約1.5年,初期每年引水1.5萬噸,之後逐漸增加至3.4萬噸。 水利署指出,兩岸引水的合約會由金門縣政府與福建省供水公司簽定,目前在單價及後續施工方式已獲高度共識,「夏張會」應該只是大原則定案後,就可馬上簽定合約。 至於未來的水價,水利署說,目前還是機密,但結果一定會比現在的成本低。2015/5/21下午10:21 資料來源:自立晚報 |
純果汁當水灌 他腎衰竭 |
高雄一名卅多歲的工人攜帶自製的酸楊桃純汁上工解渴,一天內灌下兩千西西後不適送醫,醫師診斷是急性腎衰竭,切片發現草酸結晶塞滿腎小管。醫師建議,天熱解渴,還是盡量喝白開水,最沒有負擔。 腎臟科醫師表示,許多人認為喝天然果汁對身體好,卻忽略部分蔬果富含糖分、草酸和鉀離子,如果飲水充足還可代謝出體外,萬一是把草酸含量較高的水果,如楊桃純汁當水喝,又沒喝白開水稀釋,若患慢性腎病易引發心腎衰竭。 即便是健康者,在空腹、脫水狀態下大口喝下純楊桃汁,仍可能引發身體不適、甚至影響腎臟機能。 高雄榮總藥師毛志民表示,楊桃汁富含草酸、檸檬酸及多種維生素,健康者適量飲用可以退火、止咳化痰,但草酸和鉀的含量高,對心、腎的負荷大,還有神經毒素,喝過量可能造成腦部損傷。 紅茶草酸含量也較綠茶、烏龍茶高出四、五倍,今年初美國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就曾發表一名五十六歲男性案例,每天都喝下十六杯兩百五十毫升、總計四千西西的紅茶,卻幾乎不喝水,最後惡心、虛弱、身體疼痛送醫。醫師研判紅茶中的草酸鈣已嚴重阻塞他的腎臟,終生須洗腎度日。 高雄榮總腎臟科主任方華章指出,台灣的手搖飲料和果汁市場發達,所幸這些飲料大都摻水調製,像上述工人一口氣喝下幾千西西純楊桃汁的狀況,可說是相當罕見。 醫師提醒,菠菜、甜菜根、楊桃、堅果、巧克力等食物,都含有豐富草酸,吃下肚後可經由排泄物代謝出體外,但打成液狀的果汁若大量飲用,當身體來不及代謝草酸,結晶或結石就會堆積在腎臟內,影響健康。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作者: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2015年5月20日上午1:57 |
運動時要喝大量白開水? |
以前我們都聽說運動時不能喝水。可是現在,運動時補充水分已經成為常識。運動時的水分補給,重點是要在口渴前進行。因為等到覺得口渴的時候,身體已經處於脫水狀態了。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體內的水分代謝。人體體重約有60%是水,在體內的水分稱為「體液」。為了保持體液,每個人一天會喝2~2.5公升的水分,也會排出同量的水。 我們所攝取的水分,大約有1.2公升是從飲料中取得,1公升是來自食物,而體內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水分也有0.3公升。排出的水分則是尿液1.5公升,糞便0.1 公升,在無意識間從皮膚和肺蒸發的有0.9公升。 其次說明口渴的機制,這就有點複雜了。控管體內水量的是心臟的容量感受器與腦部下視丘的滲透壓感受器(osmoreceptor)。當血液因出汗與排尿等原因而減少,心臟的感應器便對腦部傳達「口渴了」的信號。同時,當身體失去水分,血液的濃度就會變高。下視丘的滲透壓感受器一偵測到,同樣會發出「口渴了」的信號。滲透壓是濃度不同的液體之間產生的壓力差。 從感應到血液量或滲透壓的變化,到腦部發出「喝水」的指令, 是有時間差的,因此當我們覺得口渴時,已經處於輕微的脫水狀態。運動會流汗,是為了降低過度上升的體溫。一運動肌肉便會製造出許多能量,其中有一半用來運動,剩下一半變成熱能,使體溫上升。 體溫太高,腦部會受到損傷,因此體表的血管會立刻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好讓體內深處的熱散出去。這樣還不夠的話,就會流汗。就好像在路上灑水降溫一樣,汗水蒸發時會吸取汽化熱,讓身體冷卻下來。流100毫升的汗,體溫會下降約一度。體溫上升固然麻煩,但體液喪失也是緊急狀況。體液因流汗而減少,卻沒有獲得水分補給,身體便會停止出汗,以避免喪失更多體液。體溫沒有節制地上升,就會有中暑的可能。 中暑是體溫異常上升所引起的人體機能障礙,嚴重的時候甚至會致死。因濕度高使汗水難以蒸發時,即使沒有大量流汗,也會因體溫無法下降而中暑。為了避免中暑,最重要的是在天熱的日子、濕度高的日子、陽光強烈的日子,不要勉強運動。平時運動前先喝一到兩杯(250至500毫升)的水,運動時每一小時分幾次喝下500到1000毫升的水,就能有效預防中暑。消化道無法一次吸收大量水分,因此水分補給要特別注意「少量多次」。然而當我們進行一小時以上流汗的運動,例如馬拉松,只補充水分有時候是很危險的,那就是「水中毒」。 資訊僅供參考,不能取代醫師及醫療專業人員之當面評估或治療。 資料來源: 2015/05/17 資料引用:優仕網http://i-nature.health.youthwant.com.tw/articles6/3/693.html#.VVlA5lKJgiH |
聚焦夜市文化!你不可不知的台灣飲食毒瘤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陳承璋/專題報導)台灣小吃,價格實惠、多樣化,且在每個不同地區,更有著獨特風味,因此,不管在夜市、路邊攤、餐廳都能見到其身影,甚至近年來更逐漸躍升為享譽國際的特色之一;只是這樣的美食王國,卻屢屢傳出食安問題,使得民眾對於食品安全上產生了許多疑問,其中台灣特色小吃,不論是保存問題、清洗問題、烹飪問題等,更是有著眾多灰色地帶。 仔細想想,你曾到訪過的夜市,那些眼前所販售的食材,已經放了多久?在老闆叫賣之中,無論從水果到鹹酥雞,你印象中的這些食材,都曾用透明壓克力板加以覆蓋? 鏡頭持續聚焦,你曾看過攤販真有仔細將每一款蔬菜細細清洗?更重要的是,若將焦點放在夜市常見的煎煮烤炸烹飪方法,你是否想過裏頭的致癌物有多少?然而,很不幸的,夜市文化卻是台灣美食盛名中,不可缺少,最重要的環節! 為什麼夜市文化,會對健康有風險?最是顯而易見的是,「所有食物皆未加蓋的危機」!沒人想得到,原來食物加蓋的重要性,竟攸關國人健康甚重,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楊振昌醫師直指,台灣空汙嚴重,其中的多種懸浮微粒以及有害粉塵,事實上除了能透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同時也能透過飲食,悄然進入體內。 他說,空汙中的「苯並芘」就是一級致癌物,在動物的實驗中已經發現該物質與大腸癌有著密切的關連,若讓苯並芘沾附在所有未加蓋的食材上,再吃進肚子裡,對人體也會產生危害性。 夜市小吃的隱憂性,當然不只一個,在台灣只要想做小吃生意,隨時都能輕鬆把攤子推到街上扯嗓叫賣,倘若價格便宜,更能引來眾人爭相購買,如果從食材保存的角度以及蔬菜清洗的問題來看,則有三種題: 一、為降低成本選用品質較低的食材,恐有食物中毒風險 當攤販透過低成本購滿食材,食物不新鮮時,就容易產生食物中毒的問題,特別是夏天,食物在高溫中放置時間過久,就會加速細菌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例如:澱粉類食物就會產生仙人掌桿菌、冷凍食品會產生大腸桿菌、生鮮食品會產生沙門氏桿菌。 二、食材價格低廉,恐有農藥殘留風險 雖然蔬果在種植過程中,多少會噴灑農藥防蟲,但食材價格較便宜時,農藥的殘留量恐會是個隱憂,如果又加上清洗不實,就會大幅增加農藥吃下肚的機率。 此外,國內也曾針對有機磷農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長期暴露於低降量的農藥中,除了可能會影響認知、運動功能與神經發育外,也會造成神經系統退化,近年更有研究顯示,如果兒童在生長發育期間接觸有機磷的話,可能會增加過動症的發生率。 三、大食材不適合高溫 當心用錯方式增危害 從保存的基本功到食材的清洗問題,最後談到烹調方式,放眼夜市小吃,大多少不了煎、油炸、燒烤等高溫所製成,但其實不是所有食材都適合於這種高溫烹調,一旦將食材用錯誤的方式烹飪、煮的時間又過久,就會增加產生許多對身體危害,因此,楊振昌醫師同時列出以下三種不適合高溫烹調的食材,包括油脂、蛋白質、澱粉: (1)油脂類食物/油脂種類多,若在油炸的過程中選用單元不飽和的油脂,就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當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受熱時也會分解出較多的苯並芘,進而增加腸胃道癌症、肺癌等風險。 (2)蛋白質類食物/當肉類食物加熱時,其中的胺基酸、肌酸酐等就會產生致癌物質「異環胺」,而目前在研究上已異環胺可能與攝護腺癌、大腸癌、胃癌等有關。 (3)澱粉類食物/高溫雖然有助於殺菌,但當澱粉類食物超過120度以上,就會產生丙烯醯胺,而這種物質前陣子也被國內的一項研究證實,與膀胱癌、腎上腺癌、甲狀腺癌等有關,且烹飪時間越長,所含的致癌的濃度越高。 最基本的保存都問題重重!何來再談食安 綜觀台灣夜市小吃,從最基本的保存問題都難以解決,更別提到烹調方式,然而,當近幾年來,政府揮著夜市文化的大旗,藉以刺激國內觀光活絡,卻無法實際控制這宛如「觀光核電廠的運作」,眼看夜市文化對於國人健康的失控,各種癌症節節升高,若政府對於小吃攤販的衛生管理持續消極漠視,何來續談食安? 資料來源: 2015/05/17 AM8:00 資料引用:YAHOO新聞-健康生活網https://tw.news.yahoo.com/%E8%81%9A%E7%84%A6%E5%A4%9C%E5%B8%82%E6%96%87%E5%8C%96-%E4%BD%A0%E4%B8%8D%E5%8F%AF%E4%B8%8D%E7%9F%A5%E7%9A%84%E5%8F%B0%E7%81%A3%E9%A3%B2%E9%A3%9F%E6%AF%92%E7%98%A4-000000189.html |
喝茶養生? 天天茶當水喝 40歲粉領族貧血 |
近年流行無糖茶飲,但要小心,喝多還有可能造成貧血危機!就有一名40歲的粉領族,想要培養每天喝茶的養生習慣,不只三餐飯後必喝,甚至整天都不喝水了只喝茶,結果反而因此常常覺得勞累,就醫檢查更發現,因為茶飲當中的單寧酸與鐵質結合,導致身體吸收不到足夠的鐵,造成了缺鐵性貧血。 飯後一杯茶,去油解膩還可以提振精神,近年來流行無糖茶飲,標榜純天然又健康養生,但卻有一名40歲的粉領族,培養每天喝茶習慣,甚至都不喝水了、全都只喝茶代替,自認養生卻越來越常覺得疲勞,健檢之後發現有貧血症狀。 原來就是因為茶類飲料中的單寧酸與鐵結合後,導致身體吸收不到足夠的鐵,產生缺鐵性貧血。正常女性血紅素標準值至少十二,她卻只剩八,更因為覺得疲倦喝更多茶,惡性循環常常臉色蒼白、頭暈。 就在這位粉領族暫停喝茶改回喝水後,血紅素隨即正常。醫師也提醒,儘管喝茶好處多多,但除了要小心過量以免影響鐵質吸收外,所含的咖啡因也有可能造成心悸、腸胃刺激,建議不要在空腹情況下飲用,一天以不超過500CC為限,以免養生不成,還反而傷身。 資料來源: 2015/05/05 資料引用:台視新聞http://www.ttv.com.tw/104/05/1040505/10405050017000I.htm?from=568 |